当心为孩子“量身定制”的骗局
时间:2024-07-16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暑期,孩子们拿到了被家长“封印”已久的手机,网购、打游戏、刷视频……丰台警方12日发布预警,暑期是学生被电信诈骗的高峰期,要特别当心骗子为孩子“量身定制”的骗局。
小学生田田玩一款手游时,突然收到一条游戏好友申请,添加后,对方称可免费为田田领取一个稀有游戏皮肤。田田按照这位“好友”的要求填写了游戏账号、手机号等信息,操作完毕后没有收到稀有皮肤,反而收到一张“警方提示”:“未成年人参与领取福袋是违法行为,你的信息已被警察锁定!因为你的操作失误,导致平台系统被冻结10万元保证金,如30分钟内不解除,父母将被判处有期徒刑3至5年。”对方告知田田有两个选择,一是在手机上解除,二是去派出所当面解决。
惊慌失措的田田焦急询问怎么解除,对方就发来一个“客服”的QQ二维码,让田田添加。“客服”要求田田发10个200元的红包,田田只得按对方要求操作。此时,田田妈妈的手机突然收到多条扣费信息,发觉不对,随即报警。
平时喜爱追星的学生李斌在某社交平台收到一条私信:“扫码进群,为偶像做数据、涨流量。”李斌进群后,群里突然出现一位“张警官”,说有人在群里泄露艺人隐私,群里所有人都得配合调查。
李斌按要求给“张警官”发消息解释,对方让他加“律师”QQ配合才能洗清嫌疑。李斌加上“赵律师”的QQ,对方要求李斌使用其母亲的手机,转来支付宝所有余额,并让李斌买了一台8千多元的手机寄到指定地点,李斌一一照做。事后,李斌妈妈发现手机被转出30余万元,询问后才知道孩子遇到了骗子。
警方介绍,不法分子会抓住学生沉迷游戏、追星等嗜好,“量身定制”骗局。暑假孩子独自使用手机时间较长,家长要适当监督,提醒孩子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加来历不明的陌生人为“好友”,当遇到威胁、恐吓时不要自己解决,要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公安机关求助。建议家长对微信、支付宝等网上支付设置安全措施,关闭“免密支付”,保管好支付密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记者 高健)
原文链接:http://www.bj315.org/xfjy/xfts/202407/t20240715_4434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暑期旅游消费提示:警惕低价陷阱
最新信息
- 2024-07-16香港消委会40款芝士测试:18款...
- 2024-07-16测评10款内墙乳胶漆:均符合国家...
- 2024-07-16首都机场旅业公司党委组织专题学习...
- 2024-07-16广州酒家营销有限公司党支部与广州...
- 2024-07-16网约车服务质量测评:花小猪、T3...
- 2024-07-16格兰云天新版图 | 福州滨海新城...
- 2024-07-16七部门联合举办 “提升餐饮质量 ...
- 2024-07-16慎购!2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