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饭店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饭店调查 > 正文

报告显示,虚假宣传成农产品直播电商消费舆情重灾区

时间:2024-01-13   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  

近日,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发布农产品直播电商消费舆情分析报告(2023)。报告显示,农产品直播电商消费舆情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质量问题、价格诱导、违反常识、售后问题、主播问题等方面。

 截图20231229100317.png

农产品直播网络资讯词云图

报告指出,果品、粮食及其副食品、蔬菜及其制品的消费舆情占比排在前三名,分别为18.48%、8.54%和6.49%。就不同地区的农产品直播电商消费舆情来看,消费舆情占比最多的是华东地区,为31.75%,其次是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消费舆情占比分别为16.47%、13.37%、11.16%、10.50%和10.07%。东北地区的农产品直播电商消费舆情占比较少,为6.68%。这充分体现了农产品销售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在产品销售中需要注意选品策略。

在农产品直播电商消费舆情中,负面舆情最多的是虚假宣传,占比高达52.48%,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直播间在售卖农产品时故意夸大或捏造产品的特性或功效,通过虚假宣传达到吸引关注的目的;其次是质量问题,占比为22.77%,这类问题主要表现为消费者收到农产品时存在损坏或腐烂等情况;然后是价格诱导和违反常识问题,占比分别为11.88%和10.23%;售后问题和主播问题占比相对较少,但类似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对此,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音江指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协同治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是加强行业监管。根据农产品直播电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建立健全农产品直播电商的准入管理、质量管控、售后服务、收益分配等规范制度,既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及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又要帮助农户和相关经营者提升守法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是加强协同治理。农产品电商直播营销监管涉及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商务、网信、公安等多个部门,为了解决职权交叉和监管盲区问题,有关部门应建立协同联动监管机制,通过完善信息共享、会商通报和联合执法等方式,提高监管效能。

三是了解消费者诉求。有关部门要通过消费者投诉、日常监管、媒体舆情等渠道及时发现消费者诉求,把消费者反映强烈、媒体重点关注的问题,确定为重点监管执法区域或重点监管执法对象,回应社会关切。

此外,陈音江还呼吁,农产品主播要深入了解农产品的特点、产地、种植方法等知识,通过提供专业介绍和知识分享等内容,建立自身专业形象和消费信任。在直播过程中,要全面准确地介绍农产品的真实信息,不做虚假夸大宣传,不通过其他让人误解的方式欺骗、误导消费者。


原文链接:http://www.hn315.net.cn/newones.asp?id=13116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饭店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饭店资讯网 fd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