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饭店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饭店动态 > 正文

溺水急救时切勿“控水”

时间:2022-07-29   作者:佚名   来源: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  

  炎热的夏季,不少市民开启游泳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入夏以来,全国各地发生多起溺水事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张锐表示,目前他们医院还没有收治溺水患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医师潘诚告诉记者,今年他们也没有收治过溺水者。他表示,城市最容易发生溺水的场所是游泳池。

   

  如果看到有人溺水,作为普通市民应该怎样施救?潘诚表示,首先要分辨现场水域是否安全,考虑自己是否会游泳,或者自己的身体情况是否允许下水,不要盲目下水施救。“可以使用棍棒、救生圈、抛绳或漂浮物救援,同时呼叫专业的救援人员。如下水,救援者两人优于单人。”潘诚说。

   

  “作为急诊科医生,我在网上看到过不少溺水救援视频,其中经常出现一个误区:部分溺水者会被施救者头朝下背起来,或是放在膝盖大腿上控水。”潘诚强调,无论溺水者有无自主呼吸,一律都不进行控水,控水会导致胃内容物返流和误吸,极大地影响后续抢救,“所谓控出来的水,主要是胃内容物,并不是被吸入呼吸道的水。”

   

  正确的做法是在溺水者脱离水体后,首先开放气道,清理溺水者口腔和鼻腔中的异物。进行5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约1秒。如果溺水者对初次通气没有反应,接下来应置其于硬平面上开始胸外按压,按压与通气比遵循30:2,“如果现场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擦干溺水者胸壁,贴上电极片并打开AED,按照提示进行电击。”

   

  张锐提醒,夏季游泳,首先要评估自己的身体条件。如既往有基础性疾病,比如癫痫、心律失常等,在游泳时需要有亲属或者朋友的陪同。如曾患有高血压、心梗、冠心病等疾病,不适合直接进入过于寒冷的池水中,或者游泳强度过大,否则有可能诱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者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其次,下水前要充分热身,做好拉伸,以免入水后发生手足肌肉的痉挛。最后,尽量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尽量不要去陌生的河道或者水域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溺水急救的正确顺序

   

  1.开放气道,将溺水者平放,下巴抬起,与气管尽量成直线。

   

  2.人工呼吸5次,每次约1秒,并能看到有效胸廓起伏。

   

  3.溺水者如对初次通气无反应,胸外按压30次(18秒),频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按压部位为胸骨正中(双乳连线中点),按压深度儿童为5厘米左右,婴儿为4厘米左右。建议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

   

  4.条件允许时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原文链接:http://www.guangzhou315.cn/show-40-2487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饭店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饭店资讯网 fd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