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千年展新颜 盛夏时节古莲绽放
时间:2022-07-15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盛夏时节,国家植物园(南园)内一朵朵亭亭玉立的古莲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碧水映清莲,孕育出这些美丽古莲的是埋藏于地下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莲子。
依托多年来引种收集的水生植物资源,国家植物园(南园)在西门古莲池以及水生与藤本植物区两个地点集中栽植古莲、睡莲和王莲,供游客观赏。西门古莲池以古莲为特色,搭配耐寒睡莲,主要展示普兰店古莲、中南海古莲、太舟坞古莲、北孙各庄古莲、圆明园古莲、开封古莲、章丘古莲和梁山古莲8个不同产地的古莲。
“古莲是指已有几百年以上寿命的莲子萌发成的植株。如果莲子寿命仅100多年,寿命虽短,但发现莲子的地点早已没有莲的居群,该莲子萌发成的植株也可认为是古莲。”国家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程师吴倩介绍道。
古莲属温带型荷花,大株形,粉红色,花瓣少,具典型的野生莲性状。古莲是莲属植物重要的种质资源,同时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文化价值。
据介绍,上世纪50年代,工人修建铁路时在辽宁大连普兰店发现了大量古莲子。得知此消息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迅速组织人员赴当地考察,并带回了古莲子。经测定后发现这批莲子中有的已埋藏了上千年,工作人员经过不断摸索,成功令古莲子发芽开花。
埋藏了多年的古莲子和现代莲子有何区别?吴倩表示,与栽培品种的莲子相比,古莲子个体较小且轻,形状为长椭圆形,表面光滑有光泽,果皮颜色更深为深褐色,且质脆易碎,无残存花柱,胚芽颜色深。
“沉睡千年后仍然能开花,古莲子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吴倩说,国家植物园(南园)的科研人员正在努力探索古莲子“长寿”的奥秘,破解种子休眠的机制,并利用古莲进行育种,丰富莲属植物种质资源。(记者 杨淑君 赵旭)
原文链接:http://www.bj315.org/xfzbj/wzbj/202207/t20220712_3419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百余件重点文物以展代存
最新信息
- 2022-07-15李克强视频回应欧洲企业家哪些关切...
- 2022-07-15李克强:新增财政资金要切实推动减...
- 2022-07-15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
- 2022-07-15李克强在2020年浦江创新论坛上...
- 2022-07-15台风也能带来益处吗?如何防止呢?
- 2022-07-15农业农村部:做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
- 2022-07-15两部门将深化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
- 2022-07-15小女孩路边捡到“怪兽”,竟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