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然博物馆:50件珍稀标本展“野性之美”
时间:2022-07-15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中华穿山甲、朱鹮、白颊长臂猿……昨天,“野性之美——中国野生动物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展,50件珍稀的野生动物标本齐聚展厅,为观众展示野性之美。
展览策展人李依蒙介绍,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野生动物超过66300种,其中仅脊椎动物就有8190余种,占世界脊椎动物种数的14%以上。”李依蒙说,该展览为自博的原创展览,展出的标本种类涵盖了贝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九成以上的动物都是珍稀濒危的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
展厅中,50件标本姿态各异,灵动逼人。白颊长臂猿双臂挂住树枝,圆溜溜的眼睛警惕地望着远方,淘气的幼崽攀抱住妈妈,似乎正在妈妈怀里撒娇;雌性中华穿山甲弓起的身体下面,一只穿山甲“小宝宝”正抬头寻找母乳;展翅的苍鹰,紧紧护着爪下的战利品……“我们没有僵硬地摆放展品,而是进行了自然地呈现,有些展品还设计了小场景,力求还原野生动物的真实生活状态。”另一位策展人许姝婧说。
不少展品还展示了我国近年来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成就。展厅中,一匹色泽光亮的普氏野马标本引来不少观众的驻足。李依蒙说,20世纪70年代,普氏野马已在我国野外灭绝;之后,我国对其进行了引入,并实施了一系列科学的保护措施。如今,我国普氏野马的数量已经超过700匹。与普氏野马相隔不远,周身雪白的朱鹮正展翅起舞。它同样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旗舰物种”:1981年,该物种在我国仅剩下了7只,经过政府部门、科学家、当地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居民40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朱鹮的数量已经超过了5000只。
展览最后部分还以展板形式,为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生存的影响敲响警钟。“我们希望观众在感受野性之美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意识。”李依蒙说。
此次展览为公益展览,展期将持续至9月4日。(记者 牛伟坤)
原文链接:http://www.bj315.org/xfzbj/wzbj/202207/t20220713_3421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2-07-15李克强视频回应欧洲企业家哪些关切...
- 2022-07-15李克强:新增财政资金要切实推动减...
- 2022-07-15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
- 2022-07-15李克强在2020年浦江创新论坛上...
- 2022-07-15台风也能带来益处吗?如何防止呢?
- 2022-07-15农业农村部:做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
- 2022-07-15两部门将深化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
- 2022-07-15小女孩路边捡到“怪兽”,竟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