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提醒:美容勿盲目 医美须慎重
时间:2022-04-09 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
3月24日,安徽省消保委针对“3·15”晚会曝光的医美培训乱象发布了2022年2号消费提示,呼吁广大消费者谨慎选择医美消费。
安徽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合法的医美机构须具备正规执照(营业执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合法医美医生(医师资格证、执业医师证、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证)、合法医美药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准字号医疗器械注册证)。必须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条件才是合法的医美机构,否则就是非法的,即使是合法的医美医生在无许可的美容院开展医美服务也是非法的。“3·15”晚会曝光的学员“资质全无,6天速成”培训后就可以进行针剂注射、埋线、除皱项目迅速上岗的行为更是典型的非法医美。以上证照和许可,消费者均可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药监局网站查验和核实。
安徽省消保委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认清三个误区,谨防权益受损。
误区一:“美白针”“溶脂针”是常见的医美项目。当前市场上关于“美白针”“溶脂针”宣传很多,似乎是简单的医美项目。但是恰恰相反,目前这两个项目在我国没有得到正式批准,消费者在市场上和广告中看到的都是不合法的,正规守法的医美机构和医生是不会给消费者注射的。
误区二:仅看许可不看范围。合法医疗美容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载明有经营范围和允许的手术级别项目。因此在有资质的机构中仍要进一步确定所要接受的美容手术服务是否是在许可范围内,超范围的服务也是非法的。
误区三:产品+服务,预付更划算。很多机构会把产品和服务以高折扣、高优惠、高返还的手段打包卖给消费者,这种套路营销消费者一定不要轻易上当,如购买一定要保留书面证据,不要轻信口头宣传。同时消费预付金额不可过大。
安徽省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医美消费一定要保留好病历、诊断证明收费凭证、合同协议等相关资料多收集保留证据,自觉抵制非法医美活动,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举报。
原文链接:http://www.hn315.net.cn/newones.asp?id=9925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清明节消费提示
最新信息
- 2022-04-09香港消委会40款芝士测试:18款...
- 2022-04-09测评10款内墙乳胶漆:均符合国家...
- 2022-04-09首都机场旅业公司党委组织专题学习...
- 2022-04-09广州酒家营销有限公司党支部与广州...
- 2022-04-09网约车服务质量测评:花小猪、T3...
- 2022-04-09格兰云天新版图 | 福州滨海新城...
- 2022-04-09七部门联合举办 “提升餐饮质量 ...
- 2022-04-09慎购!2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涉...